電子地磅的日常維護事項及最常見的故障維修方法
電子地磅的日常維護事項及典型故障
電子地磅憑借稱重計量快速、方便、簡單、稱重顯示直觀、性能可靠穩定、功能豐富、計量信號能夠遠距離傳輸等優點,現今已在化工、冶金、物流、煤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,能夠為進出口結算及現場過程控制提供準確、可靠、全面性依據。本文著眼于應用在生產一線過程控制的電子地磅,首先簡要分析了電子地磅的基本構造及內在工作原理,探討了電子地磅的維護與檢查方法即故障判斷方法。
電子地磅是用于生產過程控制的關鍵計量設備,能夠為企業的質量管理提供可靠、全面、準確的參與數據和依據。對于其稱重系統而言,有著諸多內在優點,如計量信號能遠距離傳輸、功能完善、方便、計量簡單、性能穩定可靠等。但由于部分行業在實際使用電子衡器時,存在操作人員操作不當,缺乏有效維護與保養,稱重頻繁,使用環境復雜、惡劣等狀況,因此,故障頻發。本文以電子地磅的工作原理與構造為基本著眼點,結合筆者多年從業生產經驗,探討電子地磅日常維護所需注意事項,并舉例論述。
1.電子地磅稱重系統基本構成及工作原理
1.1 稱重系統基本構成
電子地磅主要有三部分構成,即稱重傳感器、顯示儀表及稱量秤體。其中稱量秤體乃為轉換元件與被稱物體間力的機械傳導系統,而對于傳力機構與秤臺而言,則把所稱物體的重量信息,向稱重傳感器準確傳送。稱重傳感器在基礎與秤臺間,把被稱物體的重量向毫伏電信號轉換,然后通過終端接線盒信號電纜,向稱重顯示儀表輸出。通過處理之后的儀表,便會直接顯示出來,或者是傳送至計算機,由其顯示物體的重量信息。
1.2 稱重系統工作原理
當將被稱物體放置于秤臺上,此時被稱物體的重量便會經秤體,向稱重傳感器傳遞,稱重傳感器會把重量信息向毫伏電信號轉換。此信號通過前置放大、A/D 轉換及濾波之后所得到的信號便會由微處理器來處理,完成處理后,數字顯示部位便會將稱重值直接顯示出來。
2.電子地磅的基本維護與檢查
在實際生產過程控制過程中,往往要求電子地磅可靠性高、穩定且迅速,但由于頻繁的大重量稱重、生產節奏快,還可能存在顆粒物、高溫、震動等狀況,容易出現電子地磅使用不當的情況。所以,在進行日常性的檢修與保養時,需注意如下事項。
2.1 常用的檢查方法
(1)檢查秤臺,查看其晃動是否靈活,限位與秤體間的縫隙內是否存在諸如石子、鐵塊及礦石等異物,有無頂住秤體,如若存在此種情況,便會造成重量無法全部加載至傳感器。如果條件允許,可定期或不定期的用壓縮空氣對整個秤體進行吹掃,或直接用水槍沖洗.
(2)注重衡器的防水、防塵處理,對于現場用到的地上衡,可以將橡膠板鋪于秤臺的表面,稍微大于秤臺便可,對于灰塵堆積具有有效的延緩作用。如若電子衡器有基礎坑,需要強化防積灰、防積水的各項措施,在基礎坑內,需要設置必要的排水溝槽,另外,還需標配抽水機,如若出現高強度且連續性降雨,需要強化巡檢工作,另做好及時排水工作,防止由于接線盒進水而出現短路狀況,需保障基坑始終處于干燥狀態,保持儀表的正常、準確適用。
(3)強化電子地磅信號相關線路的日常性維護,盡可能簡化不必要線路,提升整體可靠性,縮短或減少檢修時間。相關線路應盡量遠離明火與高溫,盡可能縮小毫伏信號相應傳輸距離,在選擇終端接線盒時,應選用具有較高密封性的,盡量在室內布設稱重顯示儀表,這樣一來,有助于因明火、水、灰塵所造成的二次儀表燒毀、短路等故障的大幅減少.
2.2 常用的檢修方法
(1)肉眼觀察法。就秤臺底面及四周是否存在雜物進行檢查,檢查是否有合格的限位空隙,檢查各電纜線是否存在破損情況,查看儀表元器件有無損傷、接線盒是否受潮等。案例:港口汽車衡出現較大數據波動、稱量不準確的問題。經細致檢查得知,秤臺的一端與基礎的中間位置處,受到礦石塊的嚴重擠壓,整個秤臺已被完全卡死,并且防塵膠皮出現嚴重的錯位,秤臺的下方位置處同樣被長期使用中掉落的雜物所堆積,而出現嚴重的堵塞。至此,需要徹底清除雜物,用水槍將雜物清除干凈,且恢復橡膠墊,當用重車試壓不存在重復性問題后,恢復使用。
(2)儀表測量法。運用 4 位半萬用表電壓檔,對儀表工作電源正常與否以及橋壓電源是否正常進行測量,對各傳感器輸出信號是否出現過大偏差進行檢查,另外,還需檢查傳感器是否持續輸出穩定的信號等。此外,還需運用電阻檔對電纜是否存在斷路、短路,傳感器阻值正常與否進行檢查。
(3)備件替代法。如若采用簡便檢測方法無法將故障部件準確判斷出來時,可以用好的備件將可疑器件替換掉,以此來查看故障是否被排除,從中確定故障位置及器件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對某些故障進行判斷時,可以采用傳感器模擬器,用以替換傳感器輸出信號,經儀表顯示正常與否,來對傳感器故障或儀表故障進行判定。
(4)干擾源排除法。針對那些無法確定故障具體部位的電子衡器,在對生產、經營不造成較大影響的狀況下,將稱量系統與其他用電器之間的連接斷開,以此來查看稱量系統能否恢復正常工作。例如:夏天時節,混凝土料斗秤便會顯示出漂移情況,在零位時,數十公斤遞增,經過多次測試,無法準確檢測出故障的具體位置,此時,可采取將某只傳感器與接線盒接線輪流斷開的方式來檢測,從中查知一個傳感器的溫度存在嚴重的蠕變,將此傳感器更換之后,可正常使用。
3.故障判斷方法
3.1 儀表好壞的判斷方法
如若懷疑儀表出現故障,可采用如下方法進行判斷。其一,運用模擬器與儀表連接,對示值的變化情況進行觀察,比如有無顯示,是否存在漂移等,如若示值維持穩定,則表明儀表無故障。其二,換上備用主存貯芯片,向新的主存貯芯片輸入原參數,運用相同的方法,對示值的變化情況進行觀察,以此對儀表是否存有故障進行判斷。
3.2 傳感器好壞的判斷方法
首先對傳感器的外觀進行細致觀察,比如密封蓋脫落與否,外殼是否存在明顯損壞,基座斷裂與否等。其次需要對傳感器的導線是否存在搭線、破損及斷裂等情況進行檢查。對傳感器電阻值進行測量,如若得知電阻值不正常,需及時更換;對傳感器毫伏信號進行測量,若幾只傳感器間有著比較打的毫伏信號偏差,需要對角差進行調整,通過調整之后,如若故障仍然沒有被排除掉,那么需要激勵更換傳感器。把秤的傳感器逐只、單個脫開,另對示值的相應變化情況進行細致觀察。比如原來顯示有漂移情況,現在示值卻比較穩定,則表明被脫開的傳感器已損壞。測定電阻值:測量 ±Si 間的阻值(±5 左右),測量 ±EX 間的阻值(同上),對于傳感器相應電阻值而言,其以現實使用的傳感器標稱電阻值為基準。測電壓值:對單個傳感器 ±Si 間的電壓值進行測量,通常值為 0mV~25mV,空秤通常為 0mV~5mV。幾個傳感器在毫伏信號上應有較接近的大小值,而對于二次儀表相應伏信號接收值而言,則需要以現實使用的儀表為準。測定傳感器的絕緣性能:在現場,可把數字萬能表臨時性安置在 20M 檔上,將表棒的一頭與屏蔽線或外殼連接,另外一頭則連接于 {±EXC,±SI} 中任一根上,若萬用表此時的數值顯示為 1,則表明擁有無窮大的絕緣電阻,傳感器無故障,反之,則存在故障。
3.3 秤臺故障分析
(1)首先將機械故障排除掉。對秤體外觀是否存在物理形變進行細致觀察,查看連接件的連接狀態,有無卡滯情況,觀察限位是否正常。
(2)對接線盒進行檢查,查看其接觸是否良好,有無水汽侵入,若侵入有水汽,則需用電吹風理解吹干,且將接線端子固定。若故障仍然存在,那么需要將接線盒脫開,以做深入排查。
(3)檢查接線是否存在短路情況。于接線盒內,運用萬能表對屏蔽線的電阻及其它線路的電阻值進行測量,查看是否存在短路狀況,若真存在短路,需要立即更換原有電纜,若不存在故障,則需依據如下步驟繼續找尋:首先,于接線盒內,運用萬能表對激勵電源負(E-)與激勵電源正(E+)之間的電阻值進行檢查,對于其阻值而言,約為標稱阻值與傳感器個數的除值。其次,將傳感器逐一斷開,運用上述方法,對正負輸出端之間的阻值進行測量,或對正負激勵端的阻值進行測量,觀察其是否符合于標稱阻值,以此將損壞的傳感器找出來。最后,于空秤狀態下,對幾個傳感器相應輸出信號進行測量,若得知傳感器輸出值存在過小或過大狀況,需及時對角差進行調整,完成調整后,把重物放于秤臺上,對幾個傳感器的輸出信號進行再次測量,若查知某個傳感器輸出值過小或過大,則提示此處的傳感器存在故障或問題,需及時排查與更換。
4.結語
造成電子地磅故障的因素較多,有著復雜的故障現象,有時還會同時出現多個故障現象,因此,需逐一進行排查。在處理故障過程中,需對故障原因進行細致分析,只有如此,方能快速、準確的排除故障。